2010年8月15日 星期日

山居筆記

  據說這本書在我讀高中的時候有很多學校都推薦學生讀,當時的我從來沒有聽過這本書,而且以我當時的年紀和心境,就算讀了或許也不會有什麼感觸吧。

  這本書的題材涉獵範圍很廣,不過散文集好像就是這樣嘛,沒人強制規定一定要在某個範圍內寫作。這也形成了散文集有趣的特點,每篇的內容都五花八門,常常互不相關,也無法預測其他的幾篇寫的會是什麼。余秋雨先生就在這本散文集裡寫了好多人、好多事,有的關於王朝,有的關於古人。有些篇幅寫的是古代被流放的人們,有些篇幅談的是余先生的家鄉。我在軍中的書櫃發現了這本書,偷偷在站哨的時候、受預財訓的時候把它給讀完。這本書,很好看。

  身為一個寒窗苦讀二十載的讀書人,在這本書裡我最喜歡的一篇是「十萬進士」。從科舉制度的設立談起,科舉制度的優缺點、對社會的影響,這個古老的考試制度對人們帶來很深刻的衝擊,也衍生了許多關於人情冷暖的小故事。有一大段篇幅專門探討古代考生們的作弊技巧,也有一部分的內容討論由科舉制度所衍生的門生體系,對政治制度有什麼樣的影響(古代主考官所錄取的考生被稱為他的門生,算是弟子的一種,從錄取之後就算是加入了他的門派)。

  在讀這篇「十萬進士」的時候,讓我回想起之前在「明朝那些事兒」書中讀到真實唐伯虎的一生(這段非常精采,值得一讀)。他也是個科舉制度下的受害人,從眾所矚目的明日之星到裝瘋賣傻的落魄老人,時至今日仍然常常看到由周星馳在電影中扮演的腳色調侃著他,實在令人感到惋惜。

  最後分享一下在這篇裡讀到的有趣小故事做為結尾。1901 年的時候,慈禧太后下令改革科舉,廢除了八股文的格式,加入了中外歷史、政治、藝術的考試內容。但是這樣的轉彎太過突然而沒有配套措施,主考官出題的時候為了迎合上意,出了一題「項羽拿破輪論」(當時初譯仍為車輪的輪),希望考生們對這兩位同樣以失敗告終的一代名將做出比較和評論。不過連主考官都已經對拿破崙這人一知半解,更何況是這些一生鑽研八股和經史子集的考生們,根本連拿破輪是什麼都不知道,所以有位考生寫下了這段經典的話語:「夫項羽,拔山蓋世之雄,豈有破輪而不能拿哉?...(中略)...拿全輪而不勝,而況於拿破輪也哉?」。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