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17日 星期一

轉學生

  我自己也不懂為什麼,從小到大都是轉學生的命。

  小學一年級的時候,我在懷生國小開始了我的求學生涯。說到這懷生國小,當然就要提到國中國文課本中一篇紀念陳懷生先生的課文《看不見,可是你依舊存在》。印象中校園裡面還有這位陳懷生先生的紀念銅像。

  只讀了一個學期,我在懷生國小拿了一個模範生獎座。小學一年級下學期的時候,我就因為爸媽工作的關係轉學到通化街夜市[1]對面的三興國小。在這裡,我認識了人生中的第一群朋友們。按照一般小學的規定,好像每兩年就要重新分班讓大家能交到更多朋友,但是在我小二升小三的那年暑假,學校不知道為什麼並沒有重新分班,所以直到小學四年級結束之前,我和這群朋友一起渡過了童年中一段很快樂的日子。那個時候還沒有採行週休二日,每個禮拜三和禮拜六下課之後,我們都會一起穿梭在通化夜市中、一起到朋友家中玩,也會一起在校外教學的前夕到大賣場採買隔天遠足要帶的零食。

  小學五年級的時候,爸媽決定從基隆路搬家到忠孝東路,所以我告別了這群朋友。那是個沒有手機與數位相機的年代,甚至連 Windows 95 都還沒上市,所以我留下關於這些朋友的紀念與聯絡方式就只有腦海中的印象跟幾個家用電話號碼而已。過了這麼多年後,只剩下一位朋友和我還有聯絡,其他的大多只記得名字和我們曾經玩樂的往事而已。長大後的我,每當路過通化夜市的時候,還是會找找小的時候朋友家中開的服飾店還在不在,16 年前曾經送給我一個小青蛙野餐盒的那個女生是不是還住在天橋旁邊。



  搬家到忠孝東路之後,只能說冥冥中有股無法解釋的緣份讓我又回到了懷生國小就讀。雖然睽違三年半之後又回到這裡,不過我並沒有與小學一年級上學期的同學們相逢,因為我實在想不起來那個時候有哪些同學了,想要相認實在非常困難。所以只好重新建立人際關係,從生活環境到朋友的一切都從頭開始。

  在懷生國小的這兩年,我交到了很多好朋友,也遇上了一位超級活潑的班導師。畢業這麼多年了,大部分的人都已經進入職場或即將要進入職場,有的人已經結婚、有的人即將步入禮堂,直到現在我們每年都還會舉辦同學會,老師也都會來參加。雖然有的時候不太知道要和這群平時不常聯絡的老朋友們聊些什麼,不過能聽聽大家的近況,看看他們現在在做些什麼,也是件讓人開心的事。

  懷生國小的生活還參雜了擔任糾察隊或是放學之後大家常常來我家打電動之類的片段回憶,但是我是個記性不好的人,現在也記不太清楚完整的脈絡,不過這些片段的記憶對我來說已經相當美好。



  國中的時候,我原本就讀的是懷生國中,班上的同學有不少都是同樣就讀懷生國小的班底,所以很快就融入了學校的環境。讀了一年之後,因為一些當時看起來複雜,而現在的眼光看起來覺得還好的因素,我又轉學了。

  新的學校是座落在仁愛路圓環與敦化南路口的復興中學。這是所相對於其他國中有點誇張的學校,在這裡我也交到了許多好朋友,雖然大多數的同學都在國外生活或工作,也有好幾年沒開同學會了,不過還是常常和許多同學在 MSN 或是 facebook 上聯絡。

  前陣子回去學校的時候發覺人事依舊但景物已非,讓我覺得非常地感嘆,國中的時候每天跑跳的教室和操場都只存在我的記憶中而已了,或許以後除了陪從國外回來的朋友們回去之外,我自己應該不會想要回去吧。


  國中畢業之後,渡過了平順的高中生活,我透過申請入學的制度進入了基隆的海洋大學就讀。

  我對於大學有個奇怪的要求,就是起碼要有湖,如果一個學校連湖都沒有,我個人是覺得規模不足的。而海洋大學是一所奇妙的學校,因為它的校園裡面並沒有湖,頂多只有一個被稱作「夢泉」的池子,這是每位壽星都會經歷的慘痛傷心地。

  海洋大學校園裡面沒有湖,照理說我應該要很在意,但是其實這並沒有什麼關係,因為海洋大學顧名思義就是在海旁邊。根據我的印象,理工學院整塊校區都是建在海埔新生地上,資工系的系館後門出去不遠就可以看到一大片的消波塊與海岸線,颱風天的時候還可以躲在系館樓梯間看海浪。

  基隆是個常常下雨的地方,所以入學之前我也準備了鋼骨雨傘以防每天下雨(印象中後來撐不了多久就吹爛了)。學校大概也知道這種情況,所以有個頗為貼心的小設計,也就是在校園中大部分的建築之間都建有風雨走廊,理論上讓大家可以稍微遮蔽一下風雨,在不用拿傘的情況下到達其他的建築物。不過實際上,根據我的親身經驗,這風雨走廊雖然擋得了正上方的雨勢,但是卻擋不了三維世界中來自其他方向的雨滴,充其量只能算是小有幫助而已。

  在基隆唸書的一年半裡,我認識了不少有趣的朋友,讓我增廣了不少見聞,也把台語練強了不少。直到現在都還是常常和這群朋友們聯絡。

  大二寒假的時候,因為一些複雜的因素,總之就是我不夠用功,所以我被海洋大學給退學了。經過半年的準備,我透過轉學考的管道轉到了交通大學

  若不是這樣的機緣巧合,以我自己付出的努力,我以前可從來沒有想過竟然有機會在交大讀書。但是人生就是這麼奇妙,既然我都來了,那就好好待著吧。

  交大是所很棒的學校,不管是資源或是同儕都很不錯,除了美侖美奐的浩然圖書館,我偶而還可以去用用清大的圖書館、去清大資工修課,讓我覺得兩校的距離很近。

  在交大的時候,我認識了許多不錯的社團朋友、同樣都是轉學生的室友們也都很不錯,唯一比較可惜的是我這人個性比較孤僻,所以反而並沒有認識太多的同班同學,這是讓我覺得很惋惜的一件事。

  在兩間大學讀過書,除了先天的學校資源差異之外,我覺得兩間學校差異最大的是讀書風氣和教學深度。不過這說來話長了,只能說在那樣的環境下,連我這種沒分什麼心思在唸書上的人好像都稍微磨出了一點微末本事。



  截至目前為止,我的人生累計總共轉過四次學,這個紀錄大概就只會停在這裡不會前進。能夠有這些轉學的故事讓我過去的人生變得精彩不少,認識了不少朋友、看到了不少東西,轉學這麼多次,好像也不是件壞事。

  其實我寫這篇只是想鋪個梗,沒想到寫得這麼長...

  註[1] 如果把通化街夜市叫成臨江街夜市好像也是正確的,不過這夜市竟然有官方網站也太誇張了吧。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