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年,從 Amazon Kindle 開始,慢慢把電子書越炒越熱。但是我總覺得現在的情況有點雷聲大雨點小,看到一堆廠商跑出來做電子書、電子紙,這陣子甚至連智慧型手機也跑出來分一杯羹。現在可好了,大家生產的裝置都能看電子書,但是書在哪?長什麼樣子?台灣到底有多少人看到、買到了?
先從標準開始談吧,除了以前比較常見的 chm 和 pdf 格式,還有偶而會看到的 ps 和 djvu 格式之外。隨便上 Wikipedia 一查就可以看到列出了常見的 27 種格式,有的支援 DRM、有的開放了規格細節,每種格式都各擅勝場。加上 Amazon、Google、Microsoft、Apple 幾間大公司各擁山頭,每間都自己推一種,這到底要怎麼選才好?
格式的問題其實還算小,除非是像 Amazon 那種想要一邊賣 Kindle 閱讀器,另一邊順便推廣自己的 azw 格式的廠商,不然一種裝置通常不會只能讀取一種格式而已。但是起碼在有個一統江湖的格式出現之前,我不會想要買電子書閱讀器。
如果我的手上有一本實體書,在我看完之後借給我的朋友,他可以拿去重製。最常見的實體書重製方式就是透過複印,但是這樣的方式實在便宜不到哪裡去、而且重製的版本和正版還是有顯著的不同。所以在實體書的時代,雖然還是有很多人重製實體書,但是卻還是沒有像 mp3 一樣,每個對這張專輯有興趣的人都可以輕鬆地拿到一份和正版相差無幾的重製版本。現在到了電子書的時代,根據 Wikipedia 上的資料,絕大多數的電子書格式都支援 DRM,不過支援歸支援,到底電子書要不要加上 DRM 呢?加上了 DRM 之後的電子書可就沒辦法輕易地和朋友交換,但是好像也稍微保護了出版產業。
在音樂市場中,有些唱片公司只有發行實體 CD 的版本,有些唱片公司則同步發行 CD 和加上了 DRM 的線上數位版本。破解 DRM 或許有點難,所以比較少人選擇這種途徑;但是把 CD 轉成 mp3 之後再傳給其他人,這件事情絕大多數的人都辦得到,難度簡直低得不可思議,所以大多數的唱片在發行當天幾乎就可以找到 mp3 下載。就算唱片公司原本並沒有打算透過線上商店販賣音樂,也無法阻止民眾自己散佈沒有 DRM 保護的 mp3。至於電子書呢?一般人如果想要把手上那本實體書的內容轉換成電子書,這樣的難度可比轉換音樂高得多了,就算一頁一頁掃描也會掃到流淚,所以除非直接破解那些原本有 DRM 的電子書,不然想要拿到一本非正版的電子書難度應該不低。
消費者對於自己喜歡的音樂 mp3 或許可以在短時間內重聽很多次,如果道德感比較強烈一點,或是真心地想要支持自己喜愛的音樂家,還是有可能會真的跑去買正版專輯,這樣或多或少也有一點點推廣的效果。而電子書可就不一定了。小說、工具書或許還會讓人想要多看幾次或是直接買本實體書收藏,但是會有人想要把旅遊雜誌或服裝雜誌重讀五次嗎?這可能性應該相對比較低吧!像這樣類型的書籍,讀者在第二次之後的閱讀經驗中可得到的東西會不斷下降,如果不用 DRM 保護,真的會有人買正版嗎?所以如果問我贊不贊成電子書放上 DRM?我想我應該是贊成的,不然出版產業遲早會步上音樂產業的後塵,就算售價很便宜也好,還是要用 DRM 鎖起來販賣。當然,站在消費者的立場,我打開我的硬碟,看看裡面的電子書,覺得自己好像沒資格說這些話...。
台灣沒有賣 Amazon Kindle,想必使用者也多不到哪裡去。台灣目前的電子書市場中,我只有看到某電信業者推出的線上書城而已,但是因為電子書閱讀器在台灣還不普遍,所以這家電信業者推出的線上書籍還只能在智慧型手機上閱讀。如果要我用手機看完全套「射鵰英雄傳」,我大概會想自挖雙眼。而且軟硬體是互相配合的,除了電子書的格式和閱讀的裝置,對一本書來說,最重要的內容到底在哪裡?到了現在,我還沒聽說過有哪位大作家想要主動出版電子書,也沒聽說哪間出版社想要全力衝刺電子書市場(當然也有可能是我孤陋寡聞),如果沒有內容,光是硬體廠商哄抬個半天有什麼用?
音樂市場的慘淡大家都看在眼裡,所以對於把書籍內容電子化,大家或多或少也抱持著保守的心態。不過也不需要因為過度恐慌而把市場想得小了,電子書難道就只是把書籍的內容打成電子檔嗎?這不叫做電子書,頂多只叫做 OCR 而已,電子書的內容難道只會是文字嗎?如果能把音樂、彩色圖片、影片都加入,應該可以真的做出和傳統書籍有著不同內容的「電子」書。
[2010'2'8] 關於台灣電子書為什麼這麼少,我想內容推進實驗室的這篇:「為什麼台灣能上架的電子書這麼少?」給了一個不錯的解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